【地理位置】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三州(市)交汇处,东经99度29分~100度35分、北纬22度01分~23度16分之间。全县总面积8807平方千米,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8.8%,县境与景谷、思茅、勐海、孟连、西盟、沧源、双江7县(市)相邻,西部和西南部有两段与缅甸接壤。有3条边境通道直达缅甸,从澜沧江乘船可直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是云南省25个边境县之一,祖国西南的重要门户。县城勐朗坝,海拔1054米。
【县情概述】 美丽澜沧,区位独特。澜沧地处彩云之南、澜沧江西岸,依澜沧江而得名,地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三州(市)交汇处。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80.563千米,是中国西南边陲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门户,素有“拉祜山乡,边陲宝地”之美誉。
美丽澜沧,拉祜根源。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辖20个乡(镇)、157个村委会、4个社区、1913个自然村、2595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拉祜、佤、哈尼、彝、傣等20多种少数民族,总人口49.6万人,其中拉祜族21.5万人,占中国拉祜族人口的二分之一、世界的三分之一。世界各地的拉祜族都认同澜沧是拉祜族祖先扎迪娜迪诞生之地,是拉祜族同宗同祖同文化的正源。
美丽澜沧,古茶之乡。澜沧是普洱茶原产地之一,有全世界迄今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惠民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有全世界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邦崴千年古茶树,有11.8万亩野生茶树,它们见证了茶树野生一驯化一规模化种植的发展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和宝贵财富。2012年9月,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是保护试点古茶园核心区。2012年11月,国家文物局将景迈山古茶园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5月,景迈古茶园荣获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美丽澜沧,风情无限。澜沧是《芦笙恋歌》唱响的地方,这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及“芦笙舞”,有阿朋阿龙尼(葫芦节)、扩塔节(春节)、山康茶祖节等民族传统节庆活动,有南岭勐炳、富邦佧朗,木戛勐糯,糯福南段、东回班利、酒井老达保等拉祜文化保护传承基地。独具魅力的拉祜文化正从这里走出云南、走向全国、融入世界。2013年5月,糯福教堂荣获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月,普洱市第一家农民自发自创的演艺有限公司——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美丽澜沧,资源富集。澜沧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生态良好,拥有丰富的土地、森林、水能和矿产资源。县域面积8807平方千米,居云南省第二位、普洱市第一位,可耕地面积309万亩,林业用地面积806万亩,森林覆盖率60%;有大小河流130多条,水能理论蕴藏量25.5万千瓦,澜沧江过境流程142千米,总装机585万千瓦的糯扎渡巨型电站已投产发电;有三十多种金属、非金属矿种可开发利用,其中铁矿储量22亿吨,占云南省的一半以上。
【水文地貌】 澜沧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主要属南亚热带夏湿冬干山地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雨季分明。
澜沧县地处横断山脉怒山山系南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五山六水纵横交错,主要山脉有公明、孔明、帕令、芒黎和扎发谷5座,山峰绵延纵横,仅海拔2000米以上山峰就有150多座。最高海拔2516米(新城乡麻栗黑山),最低海拔578米(雅口乡勐矿)。较大的河流有黑河、南朗河、芒帕河、上允河等,均属澜沧江水系。河谷坝子有上允坝、勐朗坝、勐滨坝、下允坝、回革坝、细允坝等,其中上允坝面积达6.36万亩。
【综合资源】 土地资源丰富,可耕地面积240万亩,热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4%。丰厚的热区资源,使澜沧成为盛产稻谷、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和甘蔗、茶叶、水果、咖啡、橡胶、烤烟等热区作物的沃土。全县林地面积21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4%,活立木蓄积量达l338万立方米,珍稀动植物、药材、林副产品都十分丰富。水力资源丰沛,可利用水量达1.6亿立方米。澜沧江流经县境6个乡,过境流程142千米。矿产资源分布广,储量大。探明的矿产有铅、锌、铁、锑、锡、金、银、铜、煤、石墨、水晶石等10多种,品位高,储量丰富。有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的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有“世界过渡型古茶王”之称的邦崴千年古茶树,是普洱茶源产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澜沧拉祜族等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独具神韵的拉祜文化,其中拉祜族的创世叙事长诗《牡帕密帕》和芦笙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朋阿龙尼(“葫芦节”)、扩塔节(春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独具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丰富。
2012年,在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上,澜沧被评为中国最佳休闲小城。2013年4月,澜沧县荣获“中国最美风景县云南10佳”榜外榜称号。
参考资料:澜沧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