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建筑 > 特色建筑  > 详细页面

扬州片石山房 石涛叠石技法巧妙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1日 浏览量:

  片石山房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建筑。在何园之南,紧紧毗邻一个规模不大的园林。现在仅存遗迹,一般游客不易找到。但相传片石山房的假山石出自清代大画家石涛和尚之手,现在可算是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了”。

扬州片石山房

  石涛(1641-约1718年),姓朱,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等。他是明朝末代王孙,出生后不久,明朝便灭亡了,为逃避清朝统治者的迫害,他和哥哥在明皇室内宫的安排下,出家做了和尚。石涛不仅精于书画,而且工于叠山造景,他是将绘画与叠石二者互为借鉴的高手。晚年石涛定居扬州,主持营造了多处假山,规模宏大的“万石园”就是其中之一。可惜这些园林胜景已不复存在了,唯有片石山房仅存。

片石山房·洞门

  片石山房在扬州城南花园巷,又名双槐园,园以湖石著称。园内假山传为石涛所叠,结构别具一格,采用下屋上峰的处理手法。主峰堆叠在两间砖砌的“石屋”之上。有东西两条道通向石屋,西道跨越溪流,东道穿过山洞进入石屋。山体环抱水池,主峰峻峭苍劲,配峰在西南转折处,两峰之间连冈断堑,似续不续,有奔腾跳跃的动势,颇得“山欲动而势长”的画理,也符合画山“左急右缓,切莫两翼”的布局原则,显出章法非凡的气度。

片石山房·大假山

  片石山房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园林,它原不是何园的一部分。由于与何园紧紧毗邻,是后来的人们将片石山房这个小园与何园打通。今天的管理者为了方便人们游览,于是在何园与片石山房之间开了一个小门。门楣上的“片石山房”额系移用石涛墨迹。此园的设计,以石涛画稿为蓝本,顺自然之理,行自然之趣,表现了石涛诗中“四边水色茫无际,别有寻思不在鱼。莫谓池中天地小,卷舒收放桌然庐”的意境。

片石山房·亭子

  片石山房,园虽小,却别有情趣。进入小院,门厅有滴泉,有“注雨观瀑”之景。南岸三间水榭别具匠心,与假山主峰遥遥相对。西室建有半壁书屋,石涛曾写过一首诗:“白云迷古洞,流水心瘪然。半壁好书屋,知是隐真仙。”院内有一潭清澈的池水,池边一厅为复建的水谢,厅中以石板进行空间分隔,一边为书屋,另一边为棋室,中间涌泉潺潺,并配置琴台优雅无比,从厅的窗向房外看,景色如画,是借景的佳境。

  古人云:“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由于扬州无山,于是园林中常采用平地叠石之法,叠石增山其法无比考究,技巧高妙,石涛的“园林叠石”应该算是其杰出代表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