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716平方千米,辖12个乡4个镇155个行政村3个居民社区。全县现有人口46.8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7.66万,占总人口的80.4%;库区人口10.7万,占总人口的22.8%;瑶族人口9562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0.42%,是一个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重点县。大化县城古为百越之地,秦属桂林郡地,汉元鼎六年划入定周县,五代十国时统属宜州地,宋归右江道,元属田州路,明清时隶属思恩府,民国时和解放后分属都安、巴马瑶族自治县和马山县。1988年10月始成立大化瑶族自治县,县人民政府驻大化镇。
【自然环境】大化县属喀斯特地貌,境内峰丛密布,东北部和西南部为峰丛洼地,东南部多为峰丛谷地,中西部为低山丘陵。红水河贯穿大化全境,整体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大化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8.2—21.7℃,年降雨量为1249—1673mm之间。
【自然资源】大化县资源丰富。农林资源产品主要有水稻、玉米、甘蔗、花生、火麻、龙眼、板栗、杉、松、竹木、金银花、黄精、山羊、鱼类等。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辉绿岩、钛铁矿、锰矿、硅石矿、大理石等。硅石矿已探明为93万吨,质量(品位)达一级以上标准。大理石、辉绿岩储量在3亿立方米以上,锰矿储量约有800万吨。辉绿岩石材古朴、豪华,深受用户欢迎。传统工艺品的贡川纱纸、六也滕编、共和竹编畅销国内外。
大化县境内已建成总装机容量为181万千瓦的大化、岩滩两座国家大型水电站。被称为“南方水电城”。
【旅游资源】提起大化,人们自然会想起红水河流域最早截住滔滔洪水的大化电站和岩滩电站,也因这两座电站的诞生,孕育了大化瑶族自治县20年的电站建设史,汇集全国各地的施工流,形成了大化的移民新县城。“大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因红水河、七百弄而得名,其风景名胜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红水河风光别具一格、独具特色,万弄千山、高峰洼地是世界上发育最完整、保存最完好的高峰丛深洼地喀斯特地貌,堪称世界之最,是地球赐予人类非常宝贵的自然遗产。
大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享有“桂西风景新珠”美誉,景区规划面积为1300平方千米,是集国内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与现代大型水电工程景观、民族风情于一体的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其中七百弄喀斯特地貌景观具备世界自然遗产等级,是广西12个精品旅游区之一。根据景观组合特点和综合功能划分,可分为七百弄景区、“八十里画廊”景区、岩滩景区和奇滩怪峡景区、龙着休闲度假区。
资料来源: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