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地区 > 民族地区概况 > 民族自治县  > 详细页面

通道侗族自治县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2017年12月07日 阅读量:

  【县情概况】通道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怀化市最南端,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素有“南楚极地、北越襟喉”之称。全县总面积2239平方千米,总人口24.17万人,有侗、汉、苗、瑶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88.1%,其中侗族人口占77.9%(2014年数据)。2016年,全县共设9镇2乡。

  通道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革命老区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湖南省特色县域经济(文化旅游)重点县。

  通道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通道是湘桂黔渝文化旅游黄金线路上的重要节点,处于桂林旅游经济辐射圈内。焦柳铁路、包茂高速公路、武靖高速公路、209国道贯穿全境,县内已经形成“四纵四横”交通网络主框架,周边接邻广西桂林国际机场、贵州黎平机场、湖南芷江机场、沪昆高速铁路、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贵阳至广州高速公路、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的交通格局,南可下两广,西可进云贵,向北向东则入中原腹地,是西南地区通往沿海的重要门户。

  通道是以侗族聚居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灿烂的侗族文化遗产和古雅淳朴的民情风俗。侗族人民独具特色的建筑、织绣、服饰等,在祖国文化艺术的宝库中,璀璨夺目。建筑以鼓楼、凉亭、花桥最为出色,堪称侗族建筑“三宝”,有的已被列为国家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织绣以侗锦、侗帕最负盛名;通道侗乡一向被誉为“歌舞之乡”,其中以琵琶、侗戏、侗歌、哆口也、芦笙最受人们喜爱。

  【自然资源】通道地处云贵高原东缘向南岭山脉过渡地带,雪峰山西南余脉延伸其境,形成东、南、西三面高耸,中、北部略低的地势。全境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3℃。雨量充沛,平均年降雨量为1480.7毫米。

  全县物产丰富,自然环境特殊,发展农业生产得天独厚。有耕地13120公顷,山林面积1568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森林蓄积量830.5万立方米,年产商品材10万立方米,为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植物种类繁多,有109科、352属、1202种,占全国亚热带植物种类的五分之二,属国家保护稀有珍贵树种44种,属省重点保护树种24种,为湖南省树种资源最多的县份。

  林间珍稀动物众多,属国家保护动物41种,属省级保护珍贵或有益动物21种。素有绿色宝库和动物乐园之美称。

  独具特色的地质构造,孕育着较丰富的地下矿藏:已探明的金属矿有铁、铜、锰、锌、铅、钼、钴、镍、锑、银、金等;非金属矿有辉绿岩、重晶石、白云石、石煤、滑石等。

  水资源亦丰,大小河流92条,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0万余千瓦。

  【旅游资源】通道生态秀美,遗存丰富,奇观胜景遍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55%,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境内有国家自然遗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地、中国四大峰林之一的万佛山,有万佛山·侗寨国家风景名胜区,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皇都侗文化村,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新“潇湘八景”之一的龙底生态自助漂流,有国家AAA级景区芋头古侗寨和通道转兵纪念馆,还有九龙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宏门冲原始次森林、恩科亚热带沟谷雨林。通道侗族建筑技艺神奇精湛,鼓楼、寨门、风雨桥被誉为侗族建筑“三宝”,全县117座风雨桥、267座鼓楼、118座寨门、256座凉亭、92个戏台遍布各村各寨,其中芋头侗寨古建筑群等6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横岭鼓楼等4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17日,通道侗族村寨成功入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通道风情浓郁,民风淳朴。侗族语言、服饰、歌舞、饮食等13个方面习俗,保存十分完整,独具特色,魅力迷人。全县有侗族芦笙、侗锦织造技艺、侗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项,有侗族大歌、喉路歌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项,有获得“田汉新剧目奖”的全国首台大型侗族原创歌舞《哆嘎哆吔》,有远赴海外演出的原生态舞蹈《咯啰打打》。通道县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唯一的侗锦织造技艺国家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通道侗族村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堪称和谐社会“原始版本”。 

参考资料: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