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白族  > 详细页面

浓浓文化滋养下的白族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 付鑫鑫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0日 浏览量:

  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主人公段誉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从某种程度上讲,云南大理的段氏也因此为更多人所知,而书中所描绘的大理浓郁的民族风情,也激起很多读者了解大理白族的热情。家谱便是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家族很好的依据。

  《大理国国王段氏族谱》中记载了自开国君王段思平以来历代的“段王爷”,也证实了《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公元1096年至1108年,段正淳为大理国的国王。唐代时,南诏与中原来往密切,白族受汉族文化影响颇深,素有修纂谱牒之风。宋代时,大理国的段、高、赵、董等贵族大姓的族谱都已比较完善。明代时,统治阶级在云南实行汉文化专制政策,销毁了大量地方民族文献,多数白族谱牒也因此被付之一炬。据统计,西南地区现今仍存世的白族家谱有102种。

  白族家谱中浓浓的文化底蕴

  “现存的白族谱牒大多是明清以后修纂的。”大理州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刘丽说,该馆收藏的白族家谱有20多种,修纂时间自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主要是手抄本的复印件。她捧出了装订成书的喜洲《赵氏族谱》的复印件和《大理史城董氏族谱》的复印件。“这两本家谱规模宏大、体例完备、内容丰富,堪称白族家谱中的典范。”刘丽说。

  大理喜洲,隋代称史城,元代以后称喜洲。其居民是白族,多为杨、赵、李、董、段、张等大姓。作为大姓之一的赵姓,主要居住在积善邑、城南村、彩云街、染衣巷等处。在南诏灭亡之后,清平官赵善政一度登上王位,建立了大天兴王国(又名兴源国,公元928年—929年,五代十国时期建于云南的短暂政权)。929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废赵善政自立,建大义宁国。937年,段思平灭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

  大理白族文化研究所原所长赵寅松激动地说,他来自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属喜洲赵氏一脉,是唐代南诏清平官赵铎些的后裔。喜洲《赵氏族谱》详细记录了赵氏家族七支30多代的世系。全谱共六卷六册,按诗、书、易、礼、春、秋的形式修撰,不仅记有家族世系,还记有艺文,包括咏诗、志诗、祭文、祝文以及竹枝词、白话歌等。

  古代修家谱的人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据云南省图书馆馆长王水乔介绍,石印本的《大理史城董氏族谱》卷十、卷十一中,记有董氏的诗文、楹联。董氏始祖董成,唐代南诏时任清平官,他写了不少诗,如《全唐诗》就选录了他的《听妓洞云歌》《思乡作》等,这些都反映了家谱修撰之人需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农历七月十四是白族祭祖的日子——烧包节,这一天傍晚,白族人要烧用金银纸折成的“包”,祭奠先祖。“包外有‘祖考’‘祖妣’等字样和祖辈名讳(通常追溯到现世上面5代人,超过5代的则统一供奉祖先牌位)。”赵寅松娓娓道来。烧包节既警醒后人数典不能忘祖,又激励子孙重视读书,孩子们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牢记家谱。

  战乱中为免灭族之灾,白族纷纷改姓隐于民间

  《大理史城董氏族谱》共十三卷十一册,“家谱历经四次修撰,明嘉靖六年(1527年)、清道光壬寅年(1842年)、清同治丁卯年(1867年)、民国十一年(1922年)续修。”刘丽一边翻书,一边讲解。族谱还记有50篇碑碣,约五六万字。“现在,很多碑碣已毁,文章却留了下来,这些都是研究白族历史的重要资料。”在卷五、卷六的封面上,笔者看到了“忘所自出迁居外县”“出嗣他姓抚他姓子”等字样。王水乔说,在白族历史上的确出现过一个家族为躲避杀身之祸、灭族之灾而改用姓氏的现象。

  明朝初年,征南将军傅友德携副将军沐英、蓝玉出兵大理征讨云南的元朝残部。为躲避满门抄斩之祸,段氏后裔纷纷改姓隐于民间。如《龙关段氏族谱》中的段氏是宋代大理国国王、元代总管的后裔,该谱中的一世祖的姓由“段”改为“黄”,二世至十五世又恢复为“段”姓。此后,该家族一部分人因入赘吴家又改姓“吴”,另一部分人则从二世起至今一直姓“段”。又如,明初时为避免株连,马久邑村的段家逃往喜洲镇做起小手工艺,并将“段”姓改为“张”姓,这就是现在喜洲镇四方街小巷的张家。在他家秘藏的道光年间重修的家谱里清楚地交待了其家族将“段”姓改为“张”姓的缘故。“因为两姓同源一宗,同宗不通婚,因此,该族内规定张姓不能与段姓通婚。”赵寅松说。

  翻开《云南洱源白族马氏文史资料汇编》,笔者惊讶地发现有“婿詹姆士·巴雷特”这个外国人的名字。马氏后人、云南省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马云川说,按家谱记载,他家是明朝初年从南京迁至云南的。“这些记载体现了大理白族与其他民族在不同时期多种多样的融合方式,有各省区间的迁徙流动,也有与外国人通婚的。”

  谱牒和宗祠世系碑承载着白族的辉煌

  据介绍,白族许多世家大姓世系表除了被记载在谱牒上,也常被篆刻在石碑上,这些石碑被存放在宗祠内,形成宗祠世系碑。

  在大理市凤仪镇北汤天村的董氏祠堂里,笔者见到了迄今发现篇幅最长的碑谱——《董氏族谱》。除去略小的圣旨碑和梵文碑,五块旧碑完整地记录了从董伽罗尤至42世的谱系表。据掌管董氏祠堂的法藏寺住持释惟实说,第一块世系碑为《董氏本音图略叙》,主要讲述了始祖仙胎伽罗尤的生平故事,比如,他帮助南诏第五代王阁罗凤打败了唐朝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和唐将李宓。第二碑至第五碑则是世系表,每一块从正中央开始,左右对开。

  相传,董氏世代皆为国师,被南诏、大理国的统治阶级所重视。释惟实指着第四块碑的碑心讲道,法藏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为佛教密宗所建,明太祖朱元璋敕封董贤为国师,因此,法藏寺也称“国师府”。

  作为名家大姓之一的董氏,无论在唐代还是在宋元明清乃至现代,都是洱海地区的白族大姓之一,并且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释惟实转身,指了指另一面墙说:“那是最新的一块石碑,是1991年清明节时立的续谱,记载了从40世至43世的北汤天村董氏族谱。”

  为寻找更多的碑谱,笔者还专程前往大理市博物馆。馆长段进明向笔者介绍了“故善士赵公墓誌铭”。值得注意的是,此汉文碑刻的背面还有梵文,不过多已残损。据悉,大理地区的白族人原有“本主”信仰(本主,指各地方的保护神)。在南诏、大理时期,传入大理的佛教以密宗为主。传入大理的佛教与本主信仰、当地文化相互混合形成一种名为“阿吒力教”的信仰,该信仰在元、明之后逐步衰落。“近代学者中有人称阿吒力教为‘滇密’,以区别于西藏的密宗。这些石碑家谱上的梵文无疑是对当时白族宗教文化的直观反映。”段进明说,这些谱牒和宗祠世系碑为研究白族各家姓氏源流及佛教传承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