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艺术 > 民族戏剧  > 详细页面

十二花灯戏:唱出北川羌乡精气神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田明霞 2017年11月20日 阅读量:

  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墩上乡岭岗村许家湾一带,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戏曲——十二花灯戏。十二花灯戏在当地上演时,总能吸引周边乃至成都、绵阳、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老百姓前来观看。近日,笔者来到当地,感受了这种古老戏曲的独特魅力。

魅力无限:古老戏曲成“活化石”

  “我们从小就学会‘唱灯’,每年春节,附近的乡亲都要请我们去唱。”在岭岗村,十二花灯戏的传承人唐孝友说。十二花灯戏协会会长苟正万介绍,在当地,花灯是神的象征,能驱邪除恶,保人畜安康。花灯戏最早是祭祀舞蹈,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二月初,各家各户会争相请唱戏者到家中表演。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在岭岗村吉祥庵举行的庙会,花灯戏也是绝对的主打节目。

  因演出时有十二盏五彩花灯,所以又叫十二花灯戏。花灯戏直接反映了当地羌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是羌族民风民俗的活化石。2007年,十二花灯戏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力四射:曲调优雅舞姿飘逸

  今年52岁的唐孝友15岁起就跟着爷爷唐发顺、父亲唐金安学唱花灯戏,21岁时成为花灯队的队长。如今,在由22个人组成的许家湾十二花灯表演队中,唐孝友常扮演丑角。和笔者说着说着,他就唱起了花灯戏剧目《十指花开叶儿青》。

  “这个曲目唱的是妇女们刺绣的情景。”唐孝友说,花灯戏曲目原有七十多首,现在能完整传唱的仅剩三十多首。如《表花名》、《采花》、《十指尖尖把门》等,有独唱、对唱、领唱、帮腔等形式,加上锣鼓、唢呐、笛子、二胡等乐器作伴奏,很好听。此外,表演者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节日、客人等,即兴作唱词。舞蹈动作多为碎步,飘逸轻快,优美潇洒。

留住瑰宝:花灯戏要代代传承

  苟正万说,花灯戏唱词一般都由父辈口耳相传给子侄辈,要学习三年多才能上台表演,而且每一位表演者需要学会扮演各种角色,具有一定难度。许家湾十二花灯表演队的表演者最多时有100多人,现在只剩30人左右,而且年龄普遍偏大。目前,苟正万的父亲苟林安年龄最长,最精通表演技巧,最熟悉曲目,被大家称为“戏母子”。

  唐孝友说,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就连他自己的儿女都在外地,没时间学戏,花灯戏也因此走入低迷。好在目前花灯戏的保护传承已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对花灯戏的材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