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花园,位于云南建水古城的建新街中段,整组建筑的正前为三大开间的花厅,花园正前有荷池,树丛,苗圃,花圃散布其间,形成一座既典型而又富地方特色的南方私家园林。
朱家花园·菊苑
光绪初年,朱成章、朱成藻兄弟(朱广福之子)及子侄朱朝琛、朱朝瑛、朱朝琼、朱朝瑾等两代人的生意如日中天,士、农、工、商,一样不差。朱氏家族已经发展到叱咤于整个滇南黑白两道的巨大家族。其威力足以影响到滇南甚至全省的政治和经济。这时,朱家在建水城内泥塘购地30余亩,延请能工巧匠,建盖家宅宗祠。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滇南爆发了以周云祥为首的“反清仇洋”矿工起义,这是中国工人阶级初期革命斗争的一次悲壮预演。大约与朱家利益相关,也可能就是朱家煽动的。因为朱朝瑛鼓动闹事,并出钱资助周云祥。事情闹大了,牵扯到官府利益,清廷派兵镇压,朱朝瑛知道脱不了干系,听到消息,被迫逃亡,投靠时任安徽、吉林巡抚的华宁(今云南玉溪市华宁县)人朱家宝,被举荐赴日本考察政治(实为逃亡),在日本躲了五年后,于宣统年间返回建水后,接着修园子。
园内洞门
全园建筑占地2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建。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计有大小天井42个。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
朱家花园坐南朝北,入口为垂花大门。左侧沿街的10间“吊脚楼”与其后的“跑马转角楼”相连,是当年的帐房和资供应铺面等,是朱家经营进出口贸易,买卖大锡、洋纱布匹、食盐、烟土的“朱恒泰”总商号。右侧前为家族祠堂,后为内院。祠堂前有水池,水上有戏台、亭阁、庭荫花木等。水池边有右栏。
朱氏宗祠
花厅前是花园,左右对峙透空花墙,将其自然分隔为东园和西园。花园正前有荷池,树丛,苗圃,花圃散布其间,形成一座既典型而又富地方特色的南方私家园林。朱家花园建筑艺术和技巧、布局和设计、雕刻和彩绘等在今天的建筑中仍然有许多内容值得继承和借鉴,对于推进民族建筑艺术文化和装饰文化有重要的作用。
朱家花园是一个让人震撼的整体,见之让人想起颐和园,想起《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说让人震撼是有原因的,一是西南边陲能出现这样大规模的建筑本身就让人惊叹;再是其为私家豪宅更令人嘘嘘,三是其建筑中的人文、地理和工艺水平之高更是让人难以想象。
水上戏台
朱家花园建设中十分重视住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融为一体。花园内种植有竹木花日,建有荷花鱼水池,保留有稻田,使居住融入江南水乡景色。门窗雕刻精细,内容多样,既有利于通风,又使人感到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