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研究 > 民族研究资讯  > 详细页面

民族研究参考论文题目(50篇)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未沫 2018年08月02日 阅读量:

  1.“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J]. 潘蛟.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5)

  2.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涂尔干对国家与社会之关系的新构建[J]. 渠敬东.社会学研究 . 2014 (04)

  3.论“过日子”[J]. 吴飞.社会学研究 . 2007 (06)

  4.三圈说——另一种世界观,另一种社会科学[J]. 王铭铭.西北民族研究. 2013(01)

  5.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 费孝通.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03)

  6.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 费孝通.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02)

  7.关于当前民族识别问题的浅见[J]. 周锡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01)

  8.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J]. 林耀华.云南社会科学. 1984(02)

  9.略论中国人类学的华西学派[J].李绍明.广西民族研究.2007-09-20

  10.人类学研究与中国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关系[J].宋蜀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07-15

  11.色彩与认知——以羌族的色彩词汇为例[J].张曦.青海民族研究.2016-04-15 ?

  12.艾滋病谣言的社会渊源:道德恐慌与信任危机[J].景军.社会科学.2006-08-20 ?

  13.制造共同命运:以“白族”族称的协商座谈会为例[J]. 梁永佳.开放时代. 2012(11)

  14.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J].郝瑞;张海洋.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28

  15.流变的传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彝人家支再造[J].刘东旭.开放时代.2013-03-10

  16.工业化与城市环形扩张过程中的生态与游耕——珠三角与北京郊区的代耕菜农[J].黄志辉.广东社会科学.2013-11-04/?

  17.六世班禅朝觐事件中的空间与礼仪[J].张亚辉.中国藏学.2013-02-1  ?

  18.得意忘形——从《艺术的进化》和《原始分类》看符号的抽象化过程[J].王文斓;张亚辉.民族学刊.2015-09-15

  19.“公”的水与“私”的水——游牧和传统农耕蒙古族"水"的利用与地域社会[J]. 麻国庆.开放时代.2005-02-28

  20.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理论学派述论[J]. 彭文斌,郭建勋.民族学刊. 2010 (02)

  21.糯:一个研究中国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视角[J].杨筑慧.广西民族研究.2013-03-20

  22.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王明珂.历史研究.2001-10-15

  23.习俗、权威与纠纷解决的场域——河北一村落的法律人类学考察[J]. 赵旭东.社会学研究 . 2001 (02)

  24.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J]. 阎云翔.社会学研究 . 1998 (06)

  25.小凉山彝族“虎日”民间戒毒行动和人类学的应用实践[J].庄孔韶;杨洪林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02)

  26.关于认识藏彝走廊的三个角度与研究思路[J]. 石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06)

  27.布依族体质特征研究[J]. 郑连斌;张淑丽等.人类学学报 . 2005 (02)

  28.多种生态学:人类学,文化与环境[J].凯·米尔顿.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8-11-25

  29.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J].潘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15

  30.族群与边界[J]. 弗里德里克·巴斯;高崇;周大鸣;李远龙.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1)

  31.女性主义与权力——政治人类学视野下的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述评[J].徐雅芬; 董建辉.国外社会科学.2004-07-15.

  32.变形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的人类学观察[J].潘年英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20

  33.人类学者为何要研究灾难[J]. 安东尼·奥利弗-史密斯;苏珊娜·M·霍夫曼;彭文斌. 民族学刊. 2011(04)

  34.论灾害人类学的研究方法[J]. 李永祥.民族研究. 2013(05)

  35.人类学的时间与他者建构[J]. 赵旭东.读书. 2001(07)

  36.人类学:付诸实践的理论[J]. 迈克尔·赫茨菲尔德.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8(03)

  37.藏族音乐的地域性特征与音乐色彩区研究[J]. 田联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4(04)  ?

  38.民族国家与民族问题[J]. 潘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39.生态人类学思想述评[J]. 张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40.发展理论及其源流[J].张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1-15

  41.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族认同:以东南亚华人为例[J]. 谢剑.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5)

  42.北京“新疆村”的变迁——北京“新疆村”调查之一[J]. 杨圣敏;王汉生.西北民族研究 . 2008 (02)

  43.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状[J]. 马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05)

  44.当代乡村建设中的艺术实践[J].邓小南;渠敬东等.学术研究. 2016(10)?

  45.中国少数民族民间剪纸文化研究[D].马莉萍.中央民族大学.2010-03-22  ?

  46.阿尼玛卿山神文化研究[D].才贝.中央民族大学.2010-03-24 ?

  47.社区概念发展的历程[J]. 姜振华;胡鸿保.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 (04)

  48.“多民族文学史观”简论[J]. 徐新建.民族文学研究 . 2007 (02)  ?

  49.港式茶餐厅——从全球化的香港饮食文化谈起[J]. 吴燕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

  50.村落研究:解说模式与社会事实[J]. 兰林友.社会学研究 . 2004 (01)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