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越文化表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骆越民族是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11年之间活动于今岭南地区的古族群,是壮侗语民族(国际上称为“侗台语族”)的祖先,拥有悠久的民族历史,创造了灿烂的骆越文化。骆越文化中的稻作文化、棉纺织文化、航运文化、象形方块字、冶炼制造文化、花山岩画文化等,对中华文明、东南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应准确把握骆越文化的历史渊源,深刻理解骆越文化的当代意义,并积极探索骆越文化资源的转化途径。
一、准确探寻骆越民族的文化血脉
1.骆越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厉声在考察研究后指出,百越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而骆越文化是百越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华夏、东夷、北狄、西戎、百越五大民族集团,其中百越民族居住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而骆越民族居住在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骆越民族根深叶茂,民族文化源远流长。骆越民族是现代壮侗语民族(我国的壮族、侗族等,东南亚国家的傣族、老族、掸族、岱侬族等)的共同祖先,分布面极广。几千年来,骆越后裔在我国西南边境地区开疆拓土、繁衍生息。面对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骆越后裔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足以证明骆越文化是骆越后裔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动力。
2.骆越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骆越民族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创造了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在骆越文化的遗存当中,花山岩画是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以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图像众多而名扬海内外。花山岩画是我国岭南最大的史前文化遗存,涵括了骆越先民的宗教文化、图腾崇拜文化、稻作文化、渔猎文化等。以花山岩画为核心的骆越文化,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作为骆越文化根祖地,1995年至今连续21年保持“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这是国家对宁明历史文化地位的认可。2008年8月,花山岩画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符号之一亮相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是国家对骆越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2016年7月,花山岩画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国际上对骆越文化历史地位与价值的充分肯定。
3.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是骆越文化的重要体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和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民族精神是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持续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历史上,骆越民族生活在我国广袤的西南地区,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得到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近代以来,边境地区的骆越后裔经历了抗法侵略、援越抗法、援越抗美、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数场战争的洗礼,在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安宁、捍卫祖国统一、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展现了顾全大局、英勇顽强、不怕困难、乐于奉献的民族精神,形成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争取民族自由平等的优良传统。
二、深刻理解骆越文化的当代意义
文化兴,民族兴。发挥骆越文化的重要价值,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凝聚民族力量、助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骆越文化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支撑点”。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众多、文化多元,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重要优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都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骆越文化是岭南民族文化、东南亚民族文化的共同源头,对内是骆越后裔的精神家园,对外则发挥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保持边疆安定的重要作用。对骆越民族在长期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资源、文化遗产、文化精神和文化习俗进行发掘、保护和利用,有利于防止民族文化密码遗失、文化基因变异、文化精神失落、文化价值削弱。
2.骆越文化是骆越后裔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建设不仅是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支撑。由于长期受战争影响,骆越后裔生活的地区尤其是边境地区错失了发展良机,对外开放与内地和沿海地区相比整整晚了10年,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发展,需要文化力量的凝聚,需要精神旗帜的引领。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改善文化民生,凝聚群众意志、引领民族精神,是历史赋予的重任。只有通过民族成员的共同努力,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才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破解发展瓶颈、厚植发展优势,走出一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
3.骆越文化是弘扬骆越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民族文化认同作为凝聚民族成员心灵与思想的粘合剂,它的增强使民族成员在文化体系、价值取向、理想信念上趋于一致,进而使民族成员在面临机遇和挑战时的实际行动和步调达到一致,因而成为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动力和精神支撑。挖掘骆越文化的精神内涵,把骆越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格浸润于骆越后裔的心中,有利于彰显民族特色、民族气派、民族风格,展现民族文化价值,为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4.骆越文化是凝聚骆越后裔力量的“纽带”。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能够强化民族心理、增强民族感情,是提升骆越后裔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民族心理是在共同血缘和共同地缘基础上形成的族类认同,包括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生活方式。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在唤醒民族记忆、肯定民族文化根本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民族的性格、情感和习俗,进一步加深骆越后裔内部的情感认同,增强骆越后裔的向心力和归属感,才能激发骆越后裔发展创新的内生动力,鼓足奋发进取的勇气,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三、积极探索骆越文化资源的转化途径
发挥骆越文化资源优势,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1.正确处理“积极保护”与“有效开发”的关系。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维护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增强中华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近年来,宁明县按照“保护为主、有效开发”的原则,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骆越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实施花山岩画保护工程、举办骆越根祖祭祀大典、实施一系列文化项目、向社会发布花山精神等,对骆越文化精品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有效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
2.正确处理“活态传承”与“固态传承”的关系。深入挖掘骆越民族的人文精神、文化气派、文明底蕴,坚持“活态传承”与“固态传承”双管齐下,赋予其更深、更广、更多的内涵,使古老的骆越文化发新芽、开新花、结新果。在宁明县,对骆越文化的活态传承,即通过“政府搭台、民间唱戏”,每年举办跨地域、大规模、广覆盖的“三月三”骆越王节、“九月九”骆越感恩节,推动民族服饰、花山鼓舞、花山拳、花山迎客歌等“四进校园”,使传统文化以活态的形式传承下来,充分展示和传承民族文化。固态传承就是实施骆越文化“三个复原”工程,对骆越民族民居、习俗、耕作等文化场景进行复原,让凝固的骆越文化“活”起来。同时,在城市道路、街景、雕塑、广场等建设中融入骆越文化元素,综合打造展示骆越文化的平台。
3.正确处理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骆越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地域特色十分鲜明,既有民族文化、又有历史文化,既有红色文化、又有绿色文化,既有山水文化、又有边关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宁明县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推出了诸如壮剧《冯子材》、音乐舞蹈诗《花山》、音乐舞台剧《花山鼓舞》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骆越民族题材影视和艺术作品,打造了“三月三”系列文化活动、花山文化论坛等品牌活动。以花山岩画申遗为契机,实施“文化+旅游”“旅游+扶贫”行动,成功创建了国家4A级景区花山风景名胜区,该景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年均增长15%以上,旅游对脱贫的贡献率达到25%以上,实现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提升了民族文化软实力。
4.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市场参与”的关系。一方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大力破解制约本地区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电视、宽带网络村村通工程,构筑覆盖城乡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深入实施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进入文化市场、投资文化项目、发展文化产业。设立文化旅游发展基金,撬动民营资本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大骆越文化宣传推介力度,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开拓骆越文化市场。
5.正确处理“对内传播”与“对外交流”的关系。由于地理位置与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骆越文化具备了自身的特质。因此,在传承和发展骆越文化的过程中,在文化产品和品牌的打造当中,在产品形象设计、品牌商标、宣传营销等方面,要注入骆越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充分提升传统文化附加值,将文化品牌所蕴含的民族特色有效地传播出去,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对外增强文化亲和力、影响力、带动力。近年来,宁明县通过举办骆越王公祭活动,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外骆越后人前来寻根问祖;依托花山国际文化节、花山文化论坛等平台,借助国家级主流媒体,对骆越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宣传,较好地展示了骆越后裔形象和精神风貌,增强了民族文化话语权。
(作者系中共宁明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