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经济 > 特色产业  > 详细页面

博湖“沙漠之舟”驮起增收新希望

来源:中新网新疆 作者:师羌生 牛雨萌 2020年12月04日 阅读量:

  “骆驼适应能力强,养殖成本低,喂养一般以牧草为主,浑身上下都是宝,特别是驼奶营养价值高、蛋白质丰富,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养殖前景十分广阔。”8月15日,博湖县博斯腾湖乡闹音呼都克村村民巴都玛拉•那木且在骆驼圈里一边喂骆驼一边给村民介绍养殖经验。

  在村里,巴都玛拉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因为饲养讲究,养殖精细,他家的骆驼奶供不应求。

  起初,巴都玛拉养殖并不顺利,由于没有养殖经验,对骆驼的生活习惯、常见疾病了解很少,养殖起来遇到很多难题。乡干部在入户走访了解这一情况后,联系乡兽医站定期上门给骆驼检查,并且向巴都玛拉讲解一些养殖技巧和骆驼常见疾病防御知识。于是他开始边学习边养殖,几年下来,骆驼由之前几峰增长到现在150峰。

  “养骆驼没有那么简单,乡兽医站干部加娃总帮我给骆驼看病,现在一般的小毛病我自己也能处理了。”巴都玛拉头脑灵活,善学好问,许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据了解,骆驼奶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适量饮用可强化人体免疫系统,属于天然的多功能乳品,深受顾客喜爱。

  说话的功夫,巴都玛拉的手机就一直响,预定骆驼奶的电话一个接一个。“驼奶有呢,要十公斤?好,好,明天早上过来拿。”

  巴都玛拉家的驼奶不愁卖,每天新鲜驼奶“一出炉”,就被库尔勒等地的老顾客预订完了,仅驼奶销售这一项,每月就能挣5000多元。

  除了驼奶,驼绒、驼肉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浑身都是挣钱的法宝。巴都玛拉算了一笔账:“两岁的骆驼每年卖十峰,售价6500元一只;驼绒每公斤售价50元,再加上驼奶销售,一年下来随便能挣上20万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巴都玛拉如今养殖规模逐渐扩大,骆驼养殖改善了巴都玛拉一家的生活,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巴都玛拉笑呵呵地说:“靠着骆驼养殖,家里买了一辆小四轮、摩托车,还置办了两套新房子,日子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博湖县博斯腾湖乡副书记黄战生说:“我们通过鼓励农民发展养殖骆驼,给予村民资金和技术支持,希望村民能够通过特色养殖,有更多的收入来源,解决务工不稳定的问题,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博湖县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提高村民收入。随着全域旅游不断发展,每逢节会,骆驼养殖户还将骆驼牵至大河口景区,供游客骑行,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骆驼奶、驼奶酒、驼奶疙瘩等以其独特的价值成为各族群众的抢手货,产品供不应求,骆驼养殖已经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作者:师羌生 牛雨萌

  资料来源:

  中新网新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