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传说,兰州牛肉面起源于唐代。目前有史料记载的是兰州牛肉面最早始于清嘉庆年间,甘肃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苏寨村(河南博爱县境内)国子监太学生陈维精处学习小车牛肉老汤面制作工艺后带到兰州,经陈氏后人陈和声、回族厨师马保子等人的创新、改良后,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在其后2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兰州牛肉面享誉天下,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打入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并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全国各地都会有“兰州正宗牛肉拉面”的招牌,但其实都并不正宗,兰州牛肉面只有在兰州才能达到原汁原味。
兰州牛肉面是兰州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
清代诗人张澍曾这样赞美“兰州牛肉面”:
雨过金城关,白马激霤回。几度黄河水,临流此路穷。
拉面千丝香,惟独马家爷。美味难再期,回首故乡远。
日出念真经,暮落白塔空。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
入山非五泉,养心须净空。山静涛声急,瞑思入仙境。
可见至少清代嘉庆年间“兰州牛肉面”已是兰州的美味小吃了。
资料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