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项目 > 民俗  > 详细页面

土尔扈特婚礼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2022年02月15日 阅读量:

  土尔扈特婚礼传承久远,保持了早期蒙古客烈易惕部的传统婚礼习俗,后其部逐渐西迁,先后在今天的新疆地区和俄罗斯的伏尔加河畔游牧,吸收了其他部落和民族的文化因素。公元1698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500余众,在首领阿喇布珠尔率领下,赴西藏礼佛,因归路被阻,上表请求内附,后驻牧额济纳地区,逐渐发展形成了额济纳土尔扈特婚礼文化。

  额济纳土尔扈特婚礼颇具民族特色,是具有民间和古典品性的综合民俗,由求婚、订亲、婚前准备、过礼、新房宴、迎娶、拜见“哈德妈”和谢幕等程序组成。主要流传在额济纳地区,与新疆的土尔扈特蒙古族婚礼及其他蒙古族婚礼有所不同,例如:新房落成、娶亲的时间、抢婚、抢羊头、谢幕等仪式均与其他蒙古族婚礼不同。

  土尔扈特婚礼是土尔扈特人传统游牧经济的产物,是土尔扈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与土尔扈特历史文化史息息相关。反映了土尔扈特人崇尚自然的精神特征和对美好爱情、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是解读土尔扈特人审美心理的重要依据。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护民族团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