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米因原产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八宝镇而得名,为清代贡品,据广南府志记载:“八宝米每岁贡百担,为明清两代贡米”。相传古代,八宝某年大旱,万亩良田干枯龟裂,当地百姓痛哭于田间。七仙女满奥痛别董永及幼子返回天庭,路经八宝上空时,目睹人间惨状,不由深为悲悯,流下眼泪。她的眼泪流到哪里,哪里的禾苗便由枯黄转为青绿。眼泪流干了,七仙女又毅然挤出自己的乳汁来浇灌稻田,她的乳汁洒到哪里,哪里的禾苗就绝处逢生,那一年粮食得到了大丰收。得到仙女甘露滋润的田块,秧苗,秋后结出了颗粒饱满、色泽润白、闻之清香、食之爽口的米粒,成为壮家米中珍品,被历代精心栽培,作为向朝廷进贡的佳品。
广南八宝米(图片来自淘宝网)
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滇、桂、黔三省交界处。自古便有“小桂林”之称,位于北纬23度,海拔1131米以上,其地质结构形成于二叠纪至三叠纪之间,属岩溶地貌,平均日照超过6小时岩溶福地,拥有无法比拟的日照,且土质肥沃略带灰黑色。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适宜稻谷生长,培育了很多优良的品种。由于当地特殊的气候和水土条件,八宝米色泽雪白微青,粒大,质软,味香,口感好,饭粒软而不烂,隔夜不硬,富粘性,蒸煮时间短,质地松软,味道清香且有回甜,久食不厌,以其独特的品质而享誉天下。而且其独特的地域性使八宝米无法被其他地区引种成功。
八宝米饭(图片来自淘宝网)
八宝米素有“贡米”之称。早在明清时代就被封为“皇粮”、“每岁贡百担”,供皇帝御膳和皇亲国戚享用。1959年建国10周年大庆,专调数千斤八宝米到首都北京,用以招待外国宾客。1981年日中友好协会从报刊上了解到八宝米的传奇来历和其优质情况介绍后,以邮递方式品尝到了八宝米饭,赞美“举世无双”。经云南省农科院测试中心检测,其主要指标均已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1981年被国家列为名贵稻种之一。曾获国家、省级金奖。1985年《奥秘》杂志上刊登文章,称之为“奇特的香米”。2000年11月,在中国文联《世界华文文学》主办的“盘房杯世界华人小说优秀奖颁奖大会暨广南县笔会”期间,来自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作家吃到八宝米饭,甚是赞赏。现在许多消费者作为馈赠贵宾佳品,称之为“洁白无暇,优质惠中,米中之花”。2001年被国家农业部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八宝米之乡”。
参考资料:博雅特产网